化学课堂中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生化组 杨如茂 2009.12.17
自从本教研组实施化学课堂中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以来,经过生化组同仁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有二十几篇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在省级、大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且每年中考成绩居惠山区上游水平,现就本课题的具体实施谈几点感想和体会。
一、真正立足于发展,努力体现师生的发展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立足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等活动与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第二、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开放性的思维,也必然促进教师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观念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与理论相结合,孙秋华老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发挥实验探究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的探究活动有无意义?》分别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学论文二、三等奖。
二、要恰当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施“互动----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防出现讨论不起来或某些学生没有发言等局面,应该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全体学生受益。
三、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所要求的教学过程要素。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勤于思考,敢于探索,也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共融互进。王健老师的论文《扬起互动的风帆》 发表于《吉林教育》第三期。
四、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体现化学的实验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不仅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而且同时又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景、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正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杨如茂老师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浅析补充实验之功效》2007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化学课堂中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我们应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使中学化学教学走上素质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