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柯茗怿老师在惠山区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作者:教学处   来源:   录入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

热烈祝贺我校柯茗怿老师在“无锡市第23届教师技能大赛惠山区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

特发喜报!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2024年6月

个人简介:

柯茗怿,石塘湾中学语文教师,惠山区“教学新秀”、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干部。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教育教学目标,积极探索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从教以来,先后获得无锡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惠山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惠山区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参赛感悟:

砥砺前行,玉成于石

作为一线的青年教师,我深知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繁重,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想要带好班、上好课、比好赛,是非常辛苦且艰难的事情。但工作再忙再累,我也不会放弃每一次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的机会。每次备赛、试上、磨课、参赛,都能磨砺自己的心志,反思近期的教学,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在惠山区教师技能大赛的备赛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砥砺前行,玉成于石”的真谛。回首备赛之路,总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怀。

日积跬步,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比赛的准备并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平时的日积月累。每学期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教学目标,除却日常教学,每个单元必须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课文,打磨出一份成熟、精致的教学设计;每学期必须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收集同组老师对课堂的评价;每学年参加一次教学竞赛,锻炼自己应对“大场面”的综合实力。

有了日常点滴的积累,在准备此次比赛的材料时,我发现许多校内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和PPT都可以直接拿来用,省去不少精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无止境,更需博采众长。我会虚心听取每一位同事、评委对我的评价与建议,并及时反思、更改教学设计。例如教学上的师父魏艳阳老师建议我多磨炼“课堂机智”,我便会格外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理答,有时课后还会进行复盘,思考怎样理答、点拨会更精准。强陆新副校长提点我进行情境教学时一定要有一个主学习任务贯穿学习全过程,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我会特别注意学习情境和主任务的设定,让教学设计逻辑清晰、环环相扣。

同时,我还会研读教学大家的教学设计,例如肖培东老师、王君老师、徐杰老师、刘胜男老师,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和课堂设计,将其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如,在参加某次优质评比的比赛中,我抽中的篇目是《紫藤萝瀑布》,在设计朗读环节时,我便借用了肖培东老师“我在开花”哪个字可以重读的设计;在收束课文时,延用了王君老师常用的“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向走去”的思路。

学有专长,扬我风采

在教师技能大赛的比赛材料中,有一项最令我头疼——个人特长展示。我审视自己许久,一时间想不到自己有什么特长,或者说有什么能够拿出来展示的特长。喜欢摄影,拍出来的照片仅仅只是为了记录生活,谈不上惊艳;偶尔写作,写出来的文字也都是一时有感而发,没什么精彩;爱穿汉服,这也是喜欢了解传统文化、爱漂亮衣服和爱拍照的附带产物。苦思冥想一番,才录了一段穿唐制圆领袍朗诵《将进酒》的特长展示。

由此,我意识到了,有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于比赛也好,于生活也罢,有一项热爱且愿意为之花时间花精力的爱好,锻炼出一项特长,裨益良多。有爱好、有特长,其实就是爱生活、爱生命呀。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热爱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感染学生去热爱他们的生命,去教有温度的语文。

(供稿:教学处  审核:倪晓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